Monday, October 15, 2012

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!



   
     来源:参与 作者:铁流 
     
    
     (参与2012年10月15日讯)我是新中国50年代因一篇“干预生活”的小说,而沦为“极右”的“贱民”,时年只有22岁,被不少报刊称为青年作家。那篇以晓枫署名的8800字《给团省委的一封信》,发在四川文联主办的1956年《草地》文艺月刊上10月号上。先初省内外报刊一致次捧为“解放以来四川最优秀”的小说,可到了1957年的“反右运动”,却是“反党反社会主义”的“大毒草”,还登上了《人民日报》。23后的1980年,大陆13家院校编写的《当代中国文学史》在“1957年一章”中与刘宾雁《本报内部消息》、王蒙《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》并列。现在虽然远离文坛,却一直关注文坛动象。
    
    我不认识莫言,从无有过交往。对他作品读得不多,而获诺奖的《蛙》却简单翻阅过,还和妻子讨论过:认为写得不错,值得一读。是近年中国大陆一部写得较好的作品,真实、有人性、生活气氛浓,艺术手法上表现也不错。
    
    先初网上传出《蛙》是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入选作品,我们估计选不上。原因不是政治立场与官身,而是作品与同代国际水平作品相比。没有想到,《蛙》竟为瑞典文学院看中了。对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,我表示支持和祝贺。三天前曾在“参与”网站上写过一篇短文“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给毛左势力一个响亮的耳光”,后为“博讯”等多家网站转载。对拙文反对的人多,支持的人少。但我不改变立场,仍持肯定和支持态度,理由有三:
    
    一、莫言笔下作品不是为政治服务的东西,更不是政策说教的翻版,也不是红色革命的“高、大、全”,是真真实实写人的艺术作品,充满了人性和人情味。有爱有恨,远离毛万岁“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”的框架。若在毛时代定是“大毒草”,不杀头也会坐监;
    
    二、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对象是文学作品,从不考虑政治因素,管你是官身还是非官身,体制内还是体制外,更不管你说过什么话抄过什么人的书,它只看重作品该不该获奖?如果反对者认为莫言的《蛙》不该获奖,可否例举中国当代大陆有谁的作品超过了莫言的作品?不能吃不了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。一些激进人士去指责诺贝尔评选委员会,既无道理显得气量狭小,暴露了中国人好斗而无宽容的性格; 
    
    三、莫言获奖是好事,说明中国文学艺术创作己开始摆脱公式化、概念化的窝窠,那个文艺作品“为政治服务和为工农兵服务”的“艺术标准”,已被现实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彻底粉碎!中国文学艺术正在融入西方普世价值,结束了中国大陆文学创作无诺贝尔文学奖时代,应是民族的光荣,每个中国人的光荣!我们为什么要去反对它?它损害了你付么?
    
    下面是我以“铁流老右(http://weibo.com/u/2966884025)”名义,在新浪上新开微博上的三则微语:
    
    1、莫言获诺文学奖是好事,对中国作家回归人性,走向莫实的现实主义是策动鼓厉。《蛙》不是歌功颂德作品,更不是宣传红色的东西,揭示了人性与党性,国策和传统的矛盾,最终得胜的任是党性和国策。这是生活的真实!真实是文学的生命。诺奖给他应该,管他是官身和体制内,应以作品取舍,而不应该是人。
    
    2、美国女儿来信问我:莫言获得诺贝尔奖,国内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反对?奖给中国人总比奖给外国人好嘛!我说中国是个讲政治的国家,无论什么都离不开政治。如果诺奖授给一个异议作家,当局又会反对。政治取舍一切,要么革命要么反革命,没有中间道路。大家都不宽容、包容,只有斗!中国的悲剧就悲在一个斗字上。
    
    3、龙应台说:“任何人得奖都有争议,而莫言生活在一个这么多约束的环境里,有的人是选择用愤怒,有的人是选择用抗议,有的人用沈默,她觉得莫言是用幽默去跟他那一个社会相处的人,大家应该用更宽容的角度看待。”莫言这名字就是对现实社会最大的不满。莫言就是无语,无语就是抗议。宽容每一个人,是社会的进步。
    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